我的留影
2017-05-20
阅读 3568
南安琉瑭戴氏源流
戴氏之渊源,乃帝王贵族之后裔,据史料查考,可追溯至轩辕氏黄帝,黄帝曾孙高辛氏帝喾妃有娀氏女简狄吞玄鸟之卵而叶孕,生契,契长后为虞舜帝之官, 助禹治水有功,封为司徒,赐子姓,封地商(今河南商丘),时舜帝顾契曰:"百姓不亲 ,五品不训,你为司徒,当施教之。"契(阏伯),授以人伦五教:"君臣有义,父子有亲, 长幼有序,夫妇有别,朋友有信。"契(阏伯)是为商部落之始祖,其子孙历代世袭,为夏诸 侯,传至十四世孙成汤,时夏杰无道,宠妹嬉筑瑶台琼楼,造酒池糟堤,斩贤相龙逢、伊、 洛皆竭,成汤会诸侯伐暴救民,放杰於南巢,而夏亡商兴也。 武王兴周后,封纣王之子武庚为殷君,赐商旧都西亳,以奉商祀,派蔡叔、管叔监国,武王 早逝,子继位号成王,叔旦辅政,蔡叔、管叔不服妒之,唆使武庚复辟,被周公旦率兵诛灭 ,寻纣王庶兄微子启出,以承商祀,启于睢阳(今河南商丘)建都,号宋国,位上公,启卒,弟衍继之 ,是为微仲,世为相传,至第八世,十一任宋国君撝 又名申(公元前824年生,前799年即位,前766年卒)在位三十 四年,仁政爱民,亦深受国民共所爱戴,受周平王加封为"戴邑侯"赐谥"戴公",历史称 宋戴公,其后世裔孙,有以故国为姓者曰宋,有以祖谥为姓者就是戴氏,戴氏有三望,一望 亳州谯国,一望扬州广陵、一望徐州济阴(又称济会)因商朝王族为子姓,故而《新唐书·宰 相世系》载有:"戴氏出自子姓,宋戴公之孙,以祖父谥为氏。"所以戴氏乃是源自轩辕黄 帝之后,成汤之裔。 据"元和姓纂"载,春秋五霸之一,宋襄公传弗父何,何传宋父周,周传世子腾,腾传正考 父,考父传孔父嘉,五代亲尽,别为公族,以孔为姓,孔父嘉传木金父,金交传睾夷,睾夷 传防叔,防叔畏华氏逼奔鲁,故孔子出生于鲁,故宋、孔、戴,三姓同宗,皆出于微子所传 。戴氏人才辈出,西汉宣帝时,戴德、戴圣(公元前七二至四九年)叔侄著有"礼记",分别 为八十五篇和四十六篇,其小戴"礼记"列入"五经",所以戴氏的堂号称"註礼"。








南安琉瑭乡(今分辖于洪濑镇谯琉村及前丰村与西林村砂田、梅山镇的埔仔村及丰溪村与格内村、洪梅镇三梅村迎北尾),琉瑭戴氏入闽肇祖,戴兴 号沈魁(河南光州固始人)于北宋绍圣元年(1094)进士及第,授职尤溪,携眷入闽,戴兴历官节度使 大学士,诰授光禄大夫,赠太尉,孝宗皇帝赐匾御书"经明行修",官居一品,钦赐祭葬(戴兴公墓位于现三明大田县华兴京口村,由于时间久远,我族裔现已全部迁出祖坟无人看管,现几乎荒废,呼吁我族裔孙寻找祖坟加予保护),赐谥"文定"入祀乡贤 祠,始定居尤溪,传至七世孙戴维清,时逢元兵南下,地方 混乱,兼之尤溪山间僻壤,地域狭窄,人丁稀少,不能开基大宗,又加患瘟疫,疫患弥漫,为避劫难,戴维清将家业交由白姓外甥代管,毅然肩挑其父戴舜恺(宋赐进士出 身,授中宪大夫)之骨骸和祖佛章侯府武德英侯(世称琉瑭相公公),随母逃难,沿晋江东 溪顺流而下,行至琉瑭,见此地文山秀水,聚气钟灵,乃是发祥兴族之大吉地,遂在此择地 卜居,其独具慧眼,终成为南安琉瑭戴氏始祖。











戴公维清于(1275-1278年)卜居琉瑭后,尔后组建家庭,又获堪舆大师指点,先得阴地, 葬其父戴舜恺骨骸于杨梅山北麓九支仑尾(晋江东溪南岸),穴占:"迎水金龟"之肩,世称 "龟肩墓",堪称兴族之大吉地,后又得阳居地,穴占"雄牛"而建祠堂,获得阴阳相扶, 肇兴大发,生有四子,长体峰,次圣峰,三文峰、四达峰,一树四支,枝枝茂盛,至今盛传 二十八世,流向甚广,布及东南亚各国,及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,港 、澳、台等地区,国内、省内很多城市及地区,据不完整统计,其苗裔约达六万余人。是全 省戴氏最大的聚居区。也是泉郡闻名的侨乡。
琉瑭戴氏,以始祖戴公维清肇居南安为第一世,自纂谱牒、第一次修谱编三十二个辈字行, 第二次续修十六个辈字行,第三次续修八个辈字行,计纂昭穆五十六个辈字行,行次顺序, 谨录如下: 源 大 思 各 益 孔 朝 国
乔 君 尔 甫 式 夫 子 侯
孟 仲 叔 季 佑 我 孙 曾
克 守 典 常 以 弼 丕 基
忠 贞 笃 庆 孝 友 传 芳
贻 谋 奕 世 永 赐 荣 昌
天 生 俊 秀 耀 祖 光 宗
各世以辈字命名,单数用于前、双数用于后
二世起维清四子达峰(四房)即徙迁晋江四十一都高厝(今泉州北峰)次子圣峰(二房)思问系迁 往泉州城内,二房圣峰系迁往福清县(今亦成巨族),圣峰传东 系,迁往石头街,后徙居后桥(建后桥水库后再徙迁石井埭头, 埭头戴姓多数是大庭系,少数是琉瑭系),及美林玉叶,圣峰传实衷系,分居霞埔(码头镇) ,文峰传扁枢系分居庐后(码头镇),自二世起,世有整房系徙迁分居他处,及台湾、马来西 亚、菲律宾、印尼、厦门、漳州、永安、三明、宁化、建宁等地,均为房系全数徙迁。据谱 牒记载明末清初就数以千人迁往台湾居住,至清朝就很多房柱迁往南洋群岛定居衍派。





琉瑭戴氏肇基于元初(1275-1278年间),第一次修族谱约于明朝中叶,第二次续修于清光 绪甲辰年( 公元1904),因第二次续修族谱时,第一次修的旧谱已缺完本,因此,人物、 人丁等资料多有遗漏,第三次续修,欣逢改革开放,政通人和,盛世大治之际的新千年,适 得良机,经诸多宗贤共同努力,万众同心,于1998年开始,筹备资金,搜集资料,于20 02年11月8日(壬午年十月初四日)起至十月十六日止举行圆谱庆典,并且获得国务院侨务办 公室,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批准,由南安市委、市政府出面主持召开的商贸洽谈会, 同时召开世界戴氏宗亲总会第四届理事会暨第五次恳亲大会,其盛况空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琉瑭戴氏宗祠,位于晋江东溪中游北岸,杨梅山麓对面的牛头山南麓(属洪濑镇谯琉村)依山傍水,风光旑旎,堂内供奉入闽肇基始祖戴兴公及南安琉瑭始祖元廷受封"承德郎"、授职南昌"通判"官戴维清公等戴氏历代祖先神主及历代簪缨受封之牌匾。宗祠于1966年被拆毁,1987年重新兴建。







琉瑭戴氏历来勤劳著称,奋发图强,安居乐业,创造了人间非凡的辉煌业绩。兴学重教,培育英才,文明世泽,英才辈出。于各界各行皆涌现出闻名中外的杰出人物。戴氏族人以尊宗敬祖,弘扬祖德,敦亲睦族,与各宗族携手共进,开拓未来,和谐发展。
















宁波华辉@戴福祥
2018-07-23